
杜强(1975.9- ),男,副教授,硕士导师,2013年获得沈阳工业大学博士学位。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主持省部级项目2项,主持企业合作项目合同金额150万元,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得授权专利3项。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立项2项,2017、2018、2020年分别获得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东北赛区一等奖、全国总决赛三等奖,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立足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坚持医疗设备研发,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和精准医疗战略以及前沿医学核心技术的重大需求,主要从事生物医学电磁成像、智能生物电磁检测及医疗仪器等相关研究工作,依托辽宁省生物电磁辅助医疗设备工程研究中心,积极推动科技转换,依托沈阳透视科技有限公司创立产学研创新基地。开展生物医学电磁成像创新性研究,在多模态融合生物电磁成像、实时动态功能电磁成像、高分辨率微观电磁检测、可穿戴电磁检测等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助力实时监测疾病发展进程,为医生制定高度个性化的精准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 主要研究方向:
生物医学电磁成像
1. 高分辨率电阻抗成像技术
2. 生物阻抗多模态融合成像方法
3. 磁纳米粒子的生物医学成像特性与优化
4. 磁感应成像技术的图像重建算法优化与应用研究
智能电磁检测及医疗仪器
1. 基于电磁特性的心肺胸腔功能动态监测技术
2. 基于生物阻抗的多生理参数人体动态监测与健康评估技术研究
3. 新型电生理传感器的设计与细胞生理特性检测
• 承担主要科研项目:
校企合作项目:肺通气及呼吸血流灌注生物电阻抗功能层析成像系统开发(150万,主持,在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非接触磁感应生物阻抗动态功能成像关键技术研究(参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神经活动中血流调控机制及其生物阻抗成像和表征方法研究。(参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磁感应颅内出血阻抗动态图像表征及出血量标定联合方法研究。(参与)
辽宁省教育厅面上项目:磁性纳米粒子与生物阻抗双模态成像方法研究。(主持)
辽宁省科技厅指导计划:基于生物阻抗的大脑皮层血流分布成像方法研究。(主持)
辽宁省教育厅重点攻关项目:深层脑出血增强磁感应成像及监测方法研究(参与)
辽宁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基础研究项目:非接触颅内出血电磁特性检测和图像监测基础研究(参与)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专项基金:基于非对称磁感应模型的生物阻抗成像关键技术研究(参与)
• 代表性学术论文
1. Yunfeng Bai, Li Ke, Qiang Du, BoWen Tian, Yuan He. Study of blood supply to functional brain areas under memory load based on bioimpedance technology, Biomedical Signal Processing and Control, 2024, 88: 105550。
2. Chen J, Ke L, Du Q, et al. Cerebral blood flow autoregulation measurement via bioimpedance technology[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 2022, 71: 1-8.
3. Chen Jia, Ke Li, Du Qiang, Zu Wanni, Ding Xiaodi. Sector sensor array technique for high conductivity materials imaging in magnetic induction tomography, BioMedical Engineering Online, 2019, 18(1)。
4. Zhou Q, Zhang S, Du Q, et al. RIHANet: a residual-based inception with hybrid-attention network for seizure detection using EEG signals[J]. Computers in Biology and Medicine, 2024, 171: 108086.
5. Zhou Q, Shi C, Du Q, et al. A multi-task hybrid emotion recognition network based on EEG signals[J]. Biomedical Signal Processing and Control, 2023, 86: 105136.
6. Li J, Ke L, Du Q, et al. Multi-modal cardiac function signals classific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improved D-S evidence theory[J]. Biomedical Signal Processing and Control, 2022, 71: 103078.
7. Li J, Ke L, Du Q. Classification of heart sounds based on the wavelet fractal and twin support vector machine[J]. 2019. 21(5):472.
8. Zu W, Ke L, Du Q. Open structure magnetic particle imaging by nonlinear back projection tomography reconstruction[J].2022. 68(2):199-210.
9. Chen X, Ke L, Du Q, et al. Facial expression recognition using kernel entropy component analysis network and DAGSVM[J]. Complexity, 2021, 2021(1): 6616158.
10. Li J, Ke L, Du Q, et al. Research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ECG and PCG signals based on BiLSTM-GoogLeNet-DS[J]. Applied Sciences, 2022, 12(22): 11762.
11. 陈佳, 柯丽, 杜强, 颜莹莹. 用于脑血流自调节功能评估的生物阻抗技术研究, 仪器仪表学报,2021, 42(2): 189-196。
12. 刘洋洋, 杜强, 柯丽, 祖婉妮. 磁性粒子成像线型零磁场设计及性能分析, 电工技术学报, 2020, 35(10): 2088-2097。
13. 杜强, 张可昊, 柯丽, 王晨阳. 合成多频磁感应信号同步激励-检测方法研究,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9, 41(9): 2108-2114。
联系方式: duqiang@su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