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天星(1985.1-)、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材料学院兼职教授。获得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层次”万人层次,荣获沈阳市高层次人才“拔尖人才”称号,现为沈阳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纳米材料和组织工程课题组负责人。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1项,主持辽宁省科技计划等省部级项目3项,校级项目1项,科研进款超过200万元。发表SCI学术论文18篇,其中中科院1区论文5篇。参加国际学术交流6次。培养硕、博士生20人,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多名学生获优秀毕业论文。并与中国医科大学、北部战区总医院等临床科研单位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
研究方向:
1) 协同功能型纳米颗粒的研究
基于微流控技术制备功能性纳米颗粒在抗肿瘤与内源性炎症治疗中的应用。利用肿瘤或炎症组织微环境变化的特点,设计具有靶向性的功能纳米球或纳米棒;基于微流控控制技术,制备可控直径或长径比的纳米颗粒或纳米棒;利用光动力治疗与化学动力治疗的各自优势,将两种治疗策略有机结合在纳米颗粒系统中,实现肿瘤细胞或内源性炎症因子的靶向、高效治疗。
2) 仿生型骨关节支架的研究
基于3D Bioprinting技术制备多层梯度骨关节支架在骨关节重建再生的研究。软骨再生与骨关节修复一直是全球性的医学难题。由于该部位在解剖结构上的特殊性,退行性病变合并外力损伤极易造成关节软骨的撕裂;而该部位不具备血供,因此损伤后的自我修复能力非常有限。通过改性纤维素多糖材料,化学修饰使其具备环境响应的功能,从而制备不同响应类型的水凝胶生物 3D 打印墨水。通过“体外培养、体内种植”的思路,利用组织工程方法(力学、光学、电学与生物学等因素)协同刺激、 诱导、制备再生骨关节体。
3) 纳米抗菌材料的研究
基于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纳米纤维抗菌敷料的研究。通过静电纺丝工艺制备纳米级纤维素纤维并通过表面改性,调控纤维亲水性与细胞粘附性能,提高透水、透气性能的同时减少细胞粘附,避免敷料在伤口表面造成粘连;通过嫁接抗菌性多肽等生物大分子提高材料的抗菌性、抗炎性,并进一步诱导成纤维细胞再生分化胶原蛋白,从而实现伤口快速愈合的目的。
社会兼职: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学信息与健康工程学会会员、SICOT数字骨科辽宁分委会委员、中国纳米材料学会生物材料分会委员
通信地址:沈阳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沈辽西路111号(邮编110870)。
联系方式:024-25496427; gtx1332401985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