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电气工程学院邀请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储能研究所李相俊教授作专题报告

日期:2025年07月09日阅读次数:

7月8日下午,应学院邀请,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储能研究所储能运行技术研究室主任、电器9740班校友李相俊教授,在校部五楼会议室,作了题为《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大型储能电站数智化运行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展望》的学术报告。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韩永强出席并主持报告会。

报告会伊始,韩永强代表学院对李相俊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作为校友,返校为师生奉献精彩的报告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与会师生详细介绍了李相俊教授的基本情况和在电池储能系统集成与应用、储能提高新能源发电并网友好性、规模化储能集群运行控制、电动汽车系统控制与应用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他表示,此次学术报告是学院推动能源领域学科建设、加强学术交流的重要举措,对于提升师生在大型电池储能电站领域的学术视野具有重要意义。

报告中,李相俊教授以其渊博的学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独到的见识,以工作领域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为案例,为与会师生作了精彩的分享。他首先系统解析了大型电池储能电站的系统构成,为在场师生搭建起对储能电站的整体认知框架。随后,围绕储能电站协调控制与能量管理、储能电站集群运行控制等关键技术,李教授进行了深入阐述,剖析了技术难点与突破方向。

结合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时代背景,李相俊教授进一步对相关技术的应用前景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展望。他指出,在新型电力系统加速构建的进程中,大型电池储能电站数智化运行控制技术将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整场报告内容丰富、见解深刻,为在场师生带来了一场前沿的学术盛宴,引发了热烈反响。报告结束后,师生们踊跃提问,就储能电站安全性、数智化技术落地等问题与李相俊教授深入交流,现场互动氛围浓厚。李教授耐心细致地解答,让在场师生深受启发,进一步深化了对行业前沿动态的理解。

此次学术报告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沈阳工业大学师生搭建了与行业专家交流的平台,更推动了学校与行业科研机构的学术联动。电气工程学院表示,未来将持续聚焦能源领域前沿课题,常态化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助力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为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储能产业升级贡献更多高校力量。

李相俊教授简介

李相俊,工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储能研究所储能运行技术研究室主任,民盟北京市水利电力总支部副主委。IET/CAA/CES会士,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理事、亚太人工智能学会储能委员会主席。长期从事大规模储能技术研究工作。2006年3月在日本国立北见工业大学获得系统工程(电力)工学博士学位。2006年5月起,先后在韩国能源研究院、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从事氢能燃料电池与混合动力系统控制方向的博士后研究工作。2010年3月入职中国电科院,在电池储能系统集成与应用、储能提高新能源发电并网友好性、规模化储能集群运行控制、电动汽车系统控制与应用等方面成绩显著。已发表储能与新能源领域论文200多篇,其中SCI录用论文5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4篇),1篇论文位列IEEE Transactions on Sustainable Energy期刊总引用率第3位(3/2543)。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80余项,授权美国专利4项、欧洲专利1项。主持研制了大规模电池储能电站功率协调控制与能量管理装置,已应用于电源侧、电网侧、配用电侧的多类型储能、风光储发电、商业化光储联合发电等国内首台首套电池储能示范工程。以第一完成人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行业一等奖1项、国际发明金奖6项、国际最佳发明奖2项。


版权所有:沈阳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地址: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沈辽西路111号